爱丁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陈染你看到的是你想要看到的 [复制链接]

1#
似乎,我一直习惯于,所有的外部事件都从精神内部开始启程。
  春节期间,我踏上了欧洲之旅。对于我这个出趟门几乎要把整个家都背在身上的人来说,在外的旅行于我几乎只是一场“体育运动”,而我精神的旅程是在我回到家之后,重逢了我熟悉的书房桌椅,重逢了我习惯的龙井绿茶,甚至是穿上了干净柔软的棉制家居衣服之后,我的精神旅程仿佛才刚刚开始。
  昨天读到萨特的一段话,深有感触。他说:“我尊重一个左派的老人通过他的举止行为教导我的所有右派的生活准则。真实和虚构是一回事,为了感受热情,必须假装热情。人们教导我,我们在世上是为了互相演戏……我扮演了一个“不真实的主角”。
  很多时候,人们活在自己的想象中。
  譬如我去过的卢森堡。比较繁华如梦、人流如梭的巴黎,我格外偏爱卢森堡这个优雅、无人、安闲、富足的小城,那是一个可以读书思考、可以深爱一个人的地方。走在湿润静谧的石子小道上,路两边是含蓄典雅而不流光暴富的时装商品橱窗以及袭人的鲜花,还有傍晚时分教堂传来的深邃低沉的钟声弥散整个小城,走在这样的声音和视觉中,人是可以与内心与灵*相遇的,我心里一路感到惆怅……比较而言,我们身边有些地方,富丽堂皇、流光溢彩、嘈杂喧哗,最重要的是普遍的人文环境,真像一个“暴发户”!我深深怀念卢森堡,期待再次与之相遇!
  可是,在前几天我的家庭聚会上,我的哥嫂说,他们所看到的卢森堡全然不是我描述的样子,简直就像北京的一片郊区。后来,我们询问了彼此到过的位置,发现我们到过的地方可能完全是岔路。事后我想到,也许不仅仅是岔路的缘故,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我所看到的卢森堡是我想要看到的卢森堡,是我脑子里幻想的卢森堡。
  那个在卢森堡小街上的傍晚,我们几个同行的人彼此间距很大,我在现实中走着,脑子里却完全是“走神”的游离恍惚状态。那样温馨舒雅的景致、那样虔诚低语般的教堂的钟声,我的脑子里纷乱地冥想:这就是我想要生活的小城,人们有信仰所以有所束缚,有一个德、行、言的底线,那将是最基本的安全感。我不需要庞大的社会、众多的熟人、鼎沸的名声以及万贯家产,在这里只需拥有一个亲密的人,我们温暖地交谈、生活和守候,足以!
  这时的卢森堡已经成为我的梦想,它与是否属实无关,与是否真实无涉!它仅仅是由欠缺所构成的一份联翩的遐想。
  我所看到的是我向往看到的!
  我还想说,在这里,我成为“风景”的一部分,你看到的我,是你想要看到的我。所以萨特说,我扮演了一个“不真实的主角”。
  我们每一个人所互相看到的,也许都只是我们想看到的。

陈染,女,年生于北京。幼年学习音乐。18岁兴趣转向文学。23岁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曾在北京做过四年半的大学中文系教师,后调入作家出版社做编辑。曾在澳洲墨尔本英国伦敦大学、爱丁堡大学等旅居生活和讲学。现居北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